酒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简介
酒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成立于2001年,校园占地1912亩,建筑面积27.5万平方米,馆藏图书90万册(含非产权学校图书),固定资产4.4亿元(不含土地资产)。设有新能源工程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1所附属中专学校(酒泉工贸中等专业学校),办公室、教务处等23个党政、教辅部门。现有教职工563人,教授10人、副教授130人,高级职称占比28.7%,“双师型”教师占比39.1%。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1233人,招收“一带一路”沿线留学生32人。学校是国家首批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2011年,入选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2015年,入选全国首批百所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2016年,获第五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2019年,入围全国、全省优质高职院校行列;2019年10月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
近年来,学校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制造业强国等重大区域战略和产业战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质量提升为目标,着力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积极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系统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全面提升社会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办学水平和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构建了“331”校企融合机制(即以合作发展理事会、专业建设委员会、名师实验室为框架,构建三级外部组织体系;以产业学院、企业项目部、大师工作室为框架,构建三级内部组织体系;以合作发展办公室为纽带,联接内外),牵头组建甘肃省新能源职教集团、酒泉职业教育集团,引领新能源职业教育和区域内职业教育走上了集团化发展轨道。遴选优质企业,建立了金风学院等7个产业学院。遴选太阳能应用技术、畜牧兽医、现代烹调工艺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4个优质专业(群),联合产业学院开展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为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有效路径。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德技并修的理念融入课程体系顶层设计,基于学生未来发展,从人文素质学习领域、能力素质学习领域和行为素质学习领域三个边际延伸的层面构建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从基础学习领域、核心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三个逐步进阶的层面构建岗位核心能力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贯通两大体系,探索架构了独具特色的“231”课程体系,使得能力培养的主题得以凸显,实施素质教育有了可靠载体和有效实现路径。项目成果获甘肃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以产业为内驱,以市场为准绳,瞄准酒泉以风光资源为依托的新能源产业,以大禹节水为龙头的水利行业智能灌溉产业,以敦煌莫高窟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品牌的文化旅游产业,以节水高效特色农业为支撑的“一特四化”现代农业,以及西北地区基础雄厚、发展迅猛的化工产业等地方支柱产业,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专业结构逐年优化,专业内涵逐步提升,实现了专业与产业高位对接。现设高职专业70 余个,入列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项目 5 个专业(群),入列省级优质高职项目 9 个专业(群);入选“中央财政支持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业 2 个,入选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4 个,入选“全国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及“职业院校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 1 个,入选“甘肃省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1 个;获评“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4 个、“甘肃省职业教育骨干专业”3 个。其中,风力发电工程技术、水利工程(现代节水灌溉方向)先后获批国家重点扶持专业、国家示范(骨干)专业、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甘肃省职业教育骨干专业,形成了两大特色、优势专业集群。